(资料图)
6月30日,记者从黔南州林长制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近年来,黔南州以林长制为抓手,全面贯彻落实惠民政策,让百姓更“富”。
落实惠民政策助力乡村振兴。持续推进“国储林+”产业发展,依托国储林发展山桐子和油茶,种植面积3万余亩,完成投资1.5亿元。目前,国储林项目已带动195个村集体经济发展,实现村集体经济创收2801万元,村均14.6万元;带动群众增收3.3亿元,覆盖1.7万户、5.5万余人,户均累计增收1.94万元。推行“企业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组织涉林经营主体积极申报中央、省级林业资金,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,认真落实以工代赈政策措施,促进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。2022年度沅江源石漠化生态修复项目投资金额2.59亿元,群众通过以工代赈政策可以获得5186万元劳务收入。
加大涉林资金兑现力度。推动各级党委政府、各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,按时限要求完成公益林区划界定、退耕还林补植补造、生态护林员直补资金兑现等工作,制定资金兑现计划,按月发放护林员劳务补助,切实落实好“生态补偿”的脱贫政策,用好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补助政策等,全面推进涉林直补资金兑现,提高资金兑现率,提升群众满意度。
深化改革激发林业发展内生动能。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,以机制创新、产品创新、服务创新为抓手,结合公益林资源分布,扎实推进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工作。2022年,荔波县尧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利用2596亩公益林补偿收益权成功获得全省首笔100万元贷款;都匀市马尾村集体股份合作社以8439亩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获得200万元授信。黔南州推进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入选国家林草局第三批《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》。加快推进林业碳汇,启动林业碳票试点建设。2022年,三都县成功发放全州第一张碳票,获银行授信300万;联合州检察院积极探索“碳汇+司法”办案模式,成功实现黔南林业碳票首单现金交易,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贡献了林业力量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毕文君
编辑 王维维
二审 卢泰铭
三审 张发扬
标签: